推動包鋼干熄焦技術領跑行業先進的鏗鏘步伐,讓人感受到這支隊伍的朝氣與活力。焦化廠干熄焦部沒有止步“包鋼工人先鋒號”、“包頭市工人先鋒號”殊榮,而是不斷奮進,2012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“全國工人先鋒號”。
一組組奪目的數據
——2011年累計生產干熄焦炭269.61萬噸,提前一個月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;月平均干熄焦率達到97.69%,創歷史最好水平,保持行業領先。
——打破大型干熄焦運行一年必修的慣例,1號干熄焦裝置創連續運行24個月的新紀錄,三套干熄焦裝置實現連續穩定運行18個月以上目標,創經濟效益1400萬元。
——著力推進干熄焦技術扎根包鋼,深層次節能減排。統計數據顯示,干熄1噸焦炭節水0.41噸;回收1噸紅焦閑熱發電110千瓦時,2011年發電2.35億千瓦時,減少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。三套干熄焦CDM項目獲得338萬歐元的碳交易資金。
作為推動包鋼干熄焦技術不斷發展的中堅力量,焦化廠干熄焦部在為高爐生產提供優質干熄焦炭的同時,在穩定干熄焦率、設備長壽化攻關、節能減排和努力實現清潔發展方面創新性探索,引得同行慕名前來參觀學習,還遠赴寧波鋼鐵、新余鋼鐵、邢臺鋼鐵等國內10多家兄弟企業指導干熄焦技術,成為全國干熄焦技術培訓和輸出基地。
一次次躍升的創新
干熄焦技術在包鋼起步較晚,何以屢創佳績、領航行業先進?“唯有技術創新!备上ń共坎块L王曉峻的回答堅定如鐵。
在同事眼中,王曉峻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帶頭人。2011年,在包鋼的101項發明專利中,他一個人就獨占兩項——實用新型專利“一種焦罐蓋”和“干熄焦一次除塵器底部水冷套管”,課題《延長干熄焦裝置連續運行時間的技術研究》還獲得包鋼科技進步二等獎。王曉峻介紹說,干熄焦裝置設計每年必須檢修一次,每次至少需要1個月;每月還要定修一次,至少需要20個小時,檢修時間的長短影響了設備效能的發揮。特別是由此產生的調整分量和爐料配比,直接影響煉鐵工藝生產,還造成發電損失。為了穩定提高干熄焦率,干熄焦部一直都在積極探索設備長壽化良方。通過不斷摸索和技術改造,干熄焦裝置定修周期由每月一次延長至兩個月一次。今年,干熄焦部針對設備漸入疲勞的現狀又啟動了“進一步延長干熄焦裝置定修周期”技術攻關,將定修周期由兩個月延長至4個月,每年減少3次定修。
創新之偉大,還在于思路的更新。過去,干熄爐水封槽回水因含有大量粉塵顆粒直接排到焦粉池。如何回收利用這部分水?職工們在2號干熄焦四層平臺增設沉淀池,問題迎刃而解。水封槽回水經過三級沉淀達到中水標準,排入煤氣凈化部循環水池再使用,每年可節約中水2.4萬噸。另外,鍋爐系統的定連排冷凝水、低壓蒸汽疏水等對空排放,不僅浪費資源,還影響環境。改造后通過一根低壓蒸汽冷凝管道就將2號干熄焦地面所有外排蒸汽疏水回收到了煤氣凈化部循環水工段,一年可節省水費11萬元。
一個個閃光的點子
走進干熄焦部辦公樓,走廊左側展窗里貼著的一個個“金點子”,引起記者的注意。干熄焦部黨支部書記云勝利介紹說,干熄焦部借助5S管理建立起來的這個“金點子”平臺,將內容外延,鼓勵職工圍繞5S管理、工藝技術、安全生產、設備維檢、改革管理、黨建后勤等方面建言獻策,推動各項工作整體提升。
干熄焦部還以“金點子”平臺為載體,常年開展“金點子”大賽。大賽開展以來,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技術能手、節約能手,評選出6個“金點子”,還有好多的“銀點子”、“銅點子”、“泥點子”。其中,既有針對生產工藝改進的好主意,也有節能減排、降本增效的好辦法。被評為“金點子”的《3號干熄焦裝入裝置走行軌道故障診斷》,在穩定生產運行、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方面作用凸顯,經濟效益可觀。根據蘇依拉、田福軍的好點子,干熄焦部對干熄焦本體冷卻水泵、鍋爐給水泵實施技術改造,實現聯鎖互投,節約維護費20余萬元。
干熄焦部始終以“穩焦保鐵”、“穩焦保電”為綱,堅持開展生產立功競賽、深挖內潛提升技術經濟指標勞動競賽、提升發電量勞動競賽、“三組織四能手”和“六小”活動、合理化建議、對標升級、修舊利廢等一系列活動,爭當降本增效的先鋒、爭做環境治理的楷模,不僅營造了氛圍、凝聚起力量、激發出斗志,也讓“全國工人先鋒號”真正活了起來、亮了起來。(劉莉萍 劉炯)
|